

識醫乜都得!湯劑、複方顆粒、單方顆粒製劑談
識醫乜都得!湯劑、複方顆粒、單方顆粒製劑談 「識醫就不用藥也可以啦!」那講這些幹甚麼? 留給我們這些市井醫生聽的。 如果閣下「識醫乜都得」,這篇文不適合您,可以按右上角的X,把本文關掉。 (有人練氣運針就治好病了,我真心佩服,也在學) 一) 從傳統角度看...


獵巫以外的明辨是非----文理的可能性總比醫理少
【醫理與文理】醫理很多,合理就好;文理很少,貫通才行。 每次教文獻學和詮釋,都要強調一點,這門課是來讓同學快樂的。 不是來增加大家的痛苦,雖然有時候會痛苦。 痛苦甚麼呢? 你會發現一些「破解千古」、「創新有意義」的東西,無非只係表面噱頭,實際經得起推敲的不多。吹得大大...


論ICD-11對中醫思維的影響和憂慮
新聞論述,現在ICD-11涵蓋了中醫的範疇,自是喜事,有助於中醫進入更大市場。筆者在京多年,對之亦有所聞,現略抒相關情況。 商業上而言,納立名詞述語標準自然是必須的包裝,這對保險和社會認可極其重要。然而很多同道和專家,均有一些憂慮,對我們有一些提醒。這裡略述一點,供大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