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識醫乜都得!湯劑、複方顆粒、單方顆粒製劑談


識醫乜都得!湯劑、複方顆粒、單方顆粒製劑談

「識醫就不用藥也可以啦!」那講這些幹甚麼?

留給我們這些市井醫生聽的。

如果閣下「識醫乜都得」,這篇文不適合您,可以按右上角的X,把本文關掉。

(有人練氣運針就治好病了,我真心佩服,也在學)

一) 從傳統角度看

用藥講究道地講究炮製,講究氣味適當。湯劑跟顆粒劑沒有可比性,製作相差很多,「氣」、「味」也相當不同。單純比較複方和單味顆粒劑,當然就是複方就氣味的混合更合理了。從但「憂慮療效」的角度看,只有一個選擇不用憂慮:就是用道地藥材做湯劑。我看報導,就感到奇怪,難道用複方顆粒就是中醫自身的最佳治療?(或者是現代醫學中所謂的best practice?)實際顆粒都只是折衷方案,複方顆粒折衷少點(除非你照顆粒的異常比例不加減照樣開吧),複方加單味又折衷多一點,單味又再多一點而矣。顆粒劑之間是五十步笑五十一步。問題核心只是病種所需的治療強度與製劑是否相應。慢病調養階段,不開訂製丸散,卻每日用藥真的收足 「一日藥價」,從傳統上也難言合理。傳統上,談藥劑不談道地藥材和炮製,不談醫生對藥物的把握,其實就沒甚麼好談了。

扎實的功底,是讓人畢生受益的根本。

二) 從當代學術看

去評論兩種藥劑是否對等,當代學術來講,叫therapeutic equivalence。

1)講比較提取及釋出

就基礎上,需要討論以下問題,我們沒有成份分析(因為技術上做不到很好的,物理限制),最少要做色譜分析,有研究就大家好說明了。

i)單味中藥打粉煮散 VS 湯劑(藥量不同,煎煮時間不同,是不同藥劑)

ii)單味顆粒劑 VS 複方顆粒劑(無法對等,複方煎煮有「新的峰」即新成份)

iii)單味中藥打粉 VS 單味顆粒劑 (例如發揮油和成個色譜,「加壓提取率」高不等同所有含量更高更好。例如加壓的地黃炮製就係苦的。暫時研究認為兩者確實有成份上的相似性,但「吸收」和「生物利用度」則未見。)

iv) 草藥煮湯藥 VS 複方合單味顆粒劑 (現在看來仍有差別)

從現行研究來說,已說明了,複方煎煮會產生新的成份(色譜中的「新峰值」)。而單味顆粒則小了新生的混合成份,差別可能是幾份之一的「峰值」。所以即便複方加單味,也是比不上湯藥煎煮。你覺得我在講「廢話」,但很顯然,外面很多宣傳是說成 湯藥 = 不指明的顆粒劑 = 單味的顆粒劑。從當代學術上,是完全不通。

2)講消化和吸收

i)顆粒劑加了輔料有多少影響消化和吸收?

ii)輔料會不會「太好」,會否包得個藥的份子太緊?釋出率是如何?會否影響人體內的釋出率。大家是做不到的,因為幾十個峰值很難研究。

iii)輔料會不會構成「競爭」,影響轉化和吸收率? 對個bioavailability有影響?也因為峰值多,沒單一「有效成份」,不知道真正1st pass 2nd pass (胃腸、肝的轉化),所以也無法知道。

iv)輔料自身會否存在「中藥」裡面的藥效? 例如蜜丸十分講究用蜜的種類,因為有功效差異。那麼顆粒劑應該用甚麼好?輔料作為「輔料」在西藥裡面沒有問題,但加大N倍成為主要「輔型劑」又如何呢? v)臨床效果有沒有充份說明製劑間對等的臨床研究?也是沒有。

三) 跳出「複方」、「單味」的分別

如果我們從整體角度看,「複方」和「單味」或「複方加單味」其實都是製劑的一種。各有特點。所以實際不是「二者選一」,而是從整個中醫的治療譜去看,我們手邊最理想該有甚麼?

1)丸散膏單:成本效益,用一個月的訂製丸散,會否比三十日沖劑更便宜而效果更好?

2)優質道地藥材湯劑:到了大病重症的時候,有否其他藥劑可以取代?一般人用是否好得更快?又或者會否比其他制劑有更大效果?

3)單味草藥:會否有病人用單味草藥就可以治得好?

4)藥食兩用品:會否有病人用些藥食兩用品可以更好?

5)複方 / 顆粒沖劑:他的效果更優質丸散膏丹比如何?他的方便性又讓我們打開了甚麼市場?療效上又有否折衷?

6)醫師自身有否不用藥而可比得上藥效的操作? 如針、氣功、機器?病人自理方案?

四)從治大病的視野看下去

如果只是把眼光放進兩種顆粒劑裡面,就算再好,病人還是損失的。有否發現當代中醫在初級醫療 primary care中變得越來越初級? 越治越小病?越來越喜歡講藥物養生? 藥物治病越來越少講了? 筋骨的痊癒不講了,止個痛就好了。還有多少人在學的時候,自己嘗試過道地藥材的療效? 自己嘗試過很強的針刺的療效? 標桿放錯了,把折衷當成了best practice,人生怎麼辦?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