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中醫學術流派》導論 的課後解說


《中醫學術流派》導論 的課後解說 林振邦

本課堂是比較特別的演繹,是從思想史、考據學、觀念及詮釋方法來描述中醫學術流派這一個課題。講論旨在是希望大家從傳統的「醫學技術史」跳出來,與及掌握研究的方法,課堂深度與廣度均是超過本科程度,所以並不會考核大家相關的硬知識,所以可以放心。事實上班上也未有「教導」過完整的單一實際技術,只是告訴了各位有相關的方法的大約情況和研究成果而矣,能拓闊思路就好。講課上亦因今年沒有那麼堅持按著計劃走,讓大家輕鬆一些,所以是把接近2.5+2.5小時的課堂壓縮成2+2,有些不周之處,也萬請各位見諒及提供意見。

就第一課:

而就第一課,我們從思想史的角度去描述《各家學術》的書寫與及我們當今所認知的相關學說。與及以一個社會及政治發展、文教發展、制度、商業和交通發展(這個是影響了外來思想、貨物、藥品的引入,極之重要)的脈絡去理解歷代醫家所面對的世界,與及他們各自學說的一些獨特而相關的社會理由。 (即是該等學說出現的各種隱藏「動力」;但請注意,要研究一種思想之所以「不出現」是很難甚至是做不到的)。

在上古時期,文獻少資料少,除了已經多有的研究的傳世文獻外,近年都多用出土文獻去做比較(研究傳世文獻不容易publish呀,哈哈)。而醫學研究則更需要把視野延伸去《呂氏春秋》、《白虎通》等實用整合著作,看看關聯;中古時期則紛繁複雜,經學外還有玄學道學彿學。宋明則各有學派。清代則有考據。這些不同的社會思潮動力,引起了不同醫學哲學的反思;或者是方法學的加入,最終變成了一些突出的觀點和醫技。當然我們不排除單純的醫者只是就臨床單純的醫療反思,故此立論就要更注意證據的合理性與充份程度。

回到純綷的醫學發展,在這些脈絡裡面,我期望大家可以看到,其實歷代中醫,仍然是建基於相同的「身體觀」、「疾病觀」與及「系統模型」、「認識事物的方法」是連續不斷的。而這個也是作為認識醫家的哲學背景框架,供大家去分析各個醫家的繼續和創見。 然後在醫理和臨床上,則可以考慮按「認識方法、證、病機、立法、醫方、用藥、炮製、劑型、服法」作為框架了建構一個完整的臨床思維和技術。這就是這兩課在認識《各家學說》上希望帶給大家的方法重點。籠統的簡單歸類當然可以說,然而希望各位可以審視這些歸類評價是否正確?是否全面? 更重要是,假設我們認同的歸類,我們能否在更設實更細緻的點上提出證據和應用注意? 又假如我們不認同這些歸類,我們能和提出就夠的理據?收集和組織好證據來支撐我們的反駁?

歷史本來就是雜陳的,是在時間線(Timeline)也延展的網狀、複雜網絡關係,中醫的辨證論治也是類似。為了書寫的方便,為了把體系變得似乎「清晰」,無可耐可地選用了一種「樹狀分級」 (hierachial)的結構,人為舉例分為派扣帽子,也就和分「証型」一樣,自然問題多多。因為知識的形態就不太適合逃種框架,勉強一套,問題多多。「各家」其實是「無偏不成家」,我們往往強調了他們的「偏」,強調了一些「特別/具開創性的觀貼」、「特別的醫技」,卻忘卻了他們的「同」;不出名的,往往也就只是因為不夠「偏」(比如宋代的一眾傷寒醫家)。

而《各家學說》的書寫,自然亦因此有不同框架,有以「醫學科技史」為重的,也有以「臨床技術」為重的。如果大家能瞭解到這,應該就對《中醫學術流派》課程的定位會比較清晰。然後透過這個課程,幫助我們如何去思考今天的所謂「學術流派」,學習到一些相關觀點與及技術,以致於我們如何為自己定位。

就第二課:

我們介紹了實物的考據,一是度量衡、二是藥物考證、三是書本考證、四是文字考證。這些技術是讓大家找到真切適當的資料,以便作出整理。我們立論看似很簡單,但其實我引用那麼多,往往一部書一篇文章只是說明了一兩個觀點。因為不單要有證據,而且是要充份的證據才能下結論。千萬不要誤用「大歷史觀」,一下就用一個宏大論述就想為重大議題下定論,聽來可能很動聽,似乎像樣,很呃like,但從方法學上是完全過不去的,需要多方面有充分的證據才行。一個這樣的點,往往就是一本書,一份完整的學位論文。

這裡也想提醒各位同學,基本的醫理整理的方法,與及研究難做。第一則是要問對問題,有興趣/有意義/有研究價值的問題;二則是要化成一個可行的研究,有現實可行性;同時更要可以有論證邏輯,能把握這個點,就已經開啟了一個大門。

而在細節上這裡我再總結一下:

文字:乾嘉一流強調語音,就是要把文字回復到語言的層次去理解,處理好通假的現象。而就個別字的解釋,除了語音外,亦強調「語證」,與舉證的方法學。

詞語/概念:在中文,「概念隱喻」是常見現象,即是從一個具體的概念域向一個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統映射。例如「五行」,就是利用五種自然的具體概念,以一些已知的自然現象中部分「特質」(或者其他內含)去映射(類比),幫助我們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及未知概念。

所以我們需要明白一點,在特定議題,即便選用了前人所用的字詞,他也可能未必在描述同一個事情。而是可能僅僅借用了前人字詞中所表達得核心意像,或者是其中的一些意義,抽出來隱喻/映射一個他所想描述的新的東西。 (這一段並不容易理解。。。。。。) 比如「表」、「裡」;「上」、「下」,其所意義都並不只是物理空間的描述。而成無己的「半表表裡」論最大問題就是在於他想用物理去間去解釋這個問題,結果問題多多。這一部份其實應該於《醫古文》課程中講述,但不幸現在沒講,我們也不具備這個時間。姑且留下一些論文供同學參考。

尤其希望各位同學可以明白一點,有一些詞語,沿用是沿用了,但實際所指涉的內涵未必跟前人完全一樣。套用前人的用法不一定正確,我們假定醫書用字完全跟上代用法一樣是未必正確的。尤其在醫學上更有這種情況。一則是往往只是借用前人的詞語做自己的東西;二則可能只是借用前人詞語中喻體的特質,可介紹一個新的特質而矣。

中醫概念隱喻建構的理論基礎—體驗哲學 - 中國科技論文

基於概念隱喻的中醫藏象學說研究

範疇:每個學科都有他的基本觀念,意義比較廣泛,並且在該領域具有普遍性。在中醫學上,比如 氣-陰陽-五行;精-氣-神這些外,還會有「四時」、「天人」、「常變」;方法學上還會有「取象」、「運數」、「證驗」。每一個範疇的出現,其實代表了整體認識的深化,繼之而成為再認識更高層次的功具。這次課堂就講述了其中一些範疇,提供了多一個方法幫助我們尋找資源去處理這些知識。可以參考《中國哲學範疇通論》

中藥及度量衡:

然後就中藥考證及歷史度量

衡考據則相對簡單,應該可以不必補充。

醫書:

然後就醫書的考證,其中有較多的不同方法學,然矣我們只要懂得如何存疑,與及讀好書用好版本即可。簡單的話,王育林先生的《中醫古籍考據例要》相當值得一讀,簡單精要。

詮釋:

這一部份稍為帶過了幾種常見的詮釋方法,基本也算是可以全盤套用在經典解釋之中。當然中國的「經-傳」;「作-述」有自己的體系,可參考文就可以。這裡要帶出的地方,是希望大家明白兩個事情,一則是我們即便盡可能按作者原意去分晰,仍然未必完滿,畢竟都帶有各自的時代前設;其二是詮釋需要注意「詮釋邊界」及「詮釋循環」,在多元裡面有統一,不是隨便胡說都可以。

史觀:

以致於我們提出了一些有關於回索的觀念,歷史是過往的事實,然而流傳的歷史 / 觀念 / 思想卻往往是由其他人所建構。有些我們古人一代一代說在口邊的,有時候只是三人成虎,一層一層的誤解構成了與事實相違的觀點。保持懷疑,拆開既有觀念與事實的差異,並且嘗試分析那些促成誤解與及使誤解流傳的原因,我們就更容易理解到今日體系出現之所以然。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