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從近日流感事件看用“科學”污衊中醫的歷史


近日流感事件,發生了一個有趣情況。一是中醫界對醫管局沒法說明中醫而不滿;二是一些“科學人”對於醫管局推動中醫不滿。其中就有教育大學副教授Paul Stapleton去信報章質疑醫管局的做法。指出中醫比不上經過驗證的西醫,不應推介。鍾志豪教授回應表示,現在臨床證據足以說明中醫可以治療流感;而特敏福實際上效用評級亦是有所降低,醫管局推動中醫治療流感合理。

而本文想提出的,其實借用「科學」一詞中傷中醫,已經有百年歷史。五四運動過後,「傳統文化自悲症」蔓延於國學名流。比如章太炎,嚴復,魯迅,胡適,都成為推動反中醫的旗手,以消滅中醫作為維新政治的第一步。其中大部分都是偏見邏輯,因為xxx不像西醫,所以應該消滅。這種思維延續至百年後的今日。就算後來魯迅介紹人用白鳳丸,中醫治好胡適,百年後文化留下來的只有他們反中醫的嘩眾取寵言論。

而百年後高考強調中國是「相關思維」也是在污衊中醫,而不知道中國的思維方式是「具體思維」先行(黃俊杰語)(即是那樣有實效就怎麼做) 。所謂的「相關思維」只是「詮釋性的」和初步啟發性然後再驗證的。跟以「思維教條」在上指導從上而下的方式不同,按不同範疇面對不同問題而變。

這種不問真正方法學,不講究專業,動輒就用自己的社會地位污衊中醫,至今仍然明顯。從社會政治來看,這是一場「權力」的角力;是「社會資源」的爭奪。是一個個群體「充權」與「定義自己為理性」的過程(然後就可以把「瘋狂」的人排斥)。這個事情佔比多少,大家可以自己判斷。隨著中醫在港發展,這些會越見明顯。

那麼我要問的是:

1)中醫界用甚麼方法進行角力?

2)中醫界為甚麼很少為中醫說話?例如這次

3)中醫學院有教育好中醫還是已經被權力者「統管」?

4)其中重要的衝突點在哪?

思考這些問題,或者我們可以寫好這一部特區的中醫歷史。

有關議題的書籍

連結:

鍾志豪教授回應:

http://www.scmp.com/comment/letters/article/2105939/hong-kong-hospital-authority-right-back-chinese-medicine-flu

原文

http://www.scmp.com/comment/letters/article/2104354/letters-editor-page-july-27-2017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