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水文:腎氣丸用何地黃之藥工考據
網上有一些口水,探討腎氣丸用「生地」還是「熟地」,
本身只限鄙人學生,不過反正寫了,豐富一下也沒壞。
至於偽科學姑且放著下回再寫,meXXc secret那幾篇都沒甚水準,回收的價值都沒有,不急回覆。
而我先聲明,這次的論述,切入點的中藥專業和考據專業。
何幫何派,不肖弟子就不必說了。
一)同字未必同物;同物未必同質。同物同質同炮製才算是同效
像我們一直所說「同名未必是同植物基源,可能是兩回事」; 「即使同名同植物基源,如果有質變,在臨床效果上也不一樣」; 「同名同植物基源,如果有質變,即使同一制作,也可能會很不一樣」。
例如蒸魚,蒸熟小魚的時間,跟蒸熟大魚厚魚完全不同。倒過來也就這樣。 一定要搞清楚,蒸的是甚麼魚,甚麼蒸法,按那個蒸法蒸那條魚,「是生還是熟」,
那才有得討論。我們是建基於歷史文獻證據論述的,不完美,有猜想的成份。
但跟瞎猜還是有分別。
二)現有地黃商品
教科書中只有「生地」和「熟地」兩個詞,實際兩個詞都極有問題。生地太熟,而熟地太生。我們稍為介紹一下真正「地黃商品」。
野生鮮生地黃 (味甚苦)
栽培鮮生地黃 (味不甚苦可做菜)
優質生地黃乾 (烘至乾而內裡仍持有微苦味)
劣質生地黃乾 (烘至甜,內裡黑)
劣質熟地黃 (內裡不甜)
優質熟地黃 (簡單烘但裡外均甜為主,苦味不顯)
優質久制地黃 (煮至裡外均甜,足夠好)
優質九蒸九曬地黃 (傳統制法而不加砂仁黃酒)
優質九蒸九曬優制地黃 (傳統制法加砂仁黃酒)
所以為何我總說那個YY地黃湯,藥材質量沒處理好,四個藥都假,你能開甚麼?
三)如何考慮「乾地黃」 「制作」法?
我們要作「大細」的角度去看地黃是怎麼的, 今日的「生地」是肥美的,如薯仔般; 但其實野生的地黃是「極瘦小」,鉛筆粗,熟了收縮就像牙簽。 所以何謂「弄乾」、「弄熟」、「弄熟透」是很不一樣。
而製法:
從現有證據來看,「乾地黃」絕對不是鮮生地或現在的所謂「生地乾」。 野生鮮生地味極苦,與當今薯仔般大的鮮生地(可做菜)甚為不同。 而「乾地黃」之制,亦非「單純風乾」或者曬乾, 其實均有「蒸」的情況。功效上亦明顯與「生地黃」有分別。
如果按 雷公 法,乾地黃條目,蒸至酒透,古時不肥美的地黃,其實已經可以說是蒸熟了。(也有本草著作寫「蒸乾即溫補」。例如有藥性論云:乾地黃,君。能補虛損,溫中下氣,通血脈;還有一堆看《證類本草》就有了) 還要加了酒,更具溫性(亦有幫助保存的意味),只是未有「九蒸九曬」全面化甜而矣。親手做過的話,野地黃一蒸一曬其實已經不苦,只是未化成甜而矣。(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觀察,連這個都能掌握到。)所以乾地黃中還帶有的「苦」和「寒」性,均非制法所保留,更多是「野地黃」苦味之性未盡而矣。
從氣味上:我也要鄭重地說明,《本經》原文中的地黃是味甘的(陰文), 苦字不過是之後加之矣。假設野生地黃制作,而成品是味甘的,絕對不會是類似於今天「生地」之物,僅能類似於熟地了。
而另一方面,為甚麼把地黃生曬等同乾地黃不靠譜? 這是一個說法,但拿著實物就知道這是「望天打卦」不現實的制作。所以為何今天的生地也不會如此行。有北京的暖氣乾燥還可以曬到,河南古代,則恐怕不可能,做過就知道。
供參考:
所以如果說腎氣丸是用「純苦寒的生地黃」,恐怕文獻證據難以支持。
反正古文獻中的「野生乾地黃」已經不存在的(有心還是可以做的) 。
如果是用當今「劣質生地黃乾」,以其苦甜相並,似乎還算可以,但欠味欠潤地黃之性何在?而
用劣質熟地相對還可能會挑選過油潤一些。
而在下則用比較熟的好熟地但不加酒,兩者相抵。
也有用野生地黃蒸曬幾次但不加酒。文理就那樣,但醫理有很多。
四)腎氣丸用甚麼藥? 所以為甚麼 「腎氣丸原方用『乾地黃』,對號入座成今天的『生地』」就會有一些問題。
可以說,今日藥肆的劣質「地黃乾」確實往往甘苦兼備,但是否等同真正的「生地」則是另一問題。 怎麼看都不是太對得上。尤其對不上《本經》。
當然今天的「生地」好多都「太熟」,而不是真正的「生地」。 從醫理上我不評論,文理上就是如此。 而醫理上我可以提出另類說法,因為藥材不好所以才會浮陽。 用好的肉桂,澀味重的山萸肉,足夠好小硫磺的好丹皮,用好澤瀉, 完全可以潛陽。腎氣丸陰虛不致明顯有熱的都可以吃。 一個腎氣丸就八個藥,一半以上都有質量問題,講醫理好難單責怪地黃。
當然,要教會學生懂藥,確實是很難。 沖劑就不要說了,不潛陽,還要加其他辦法。
如若果夠仔細的話,都知道「腎氣丸」不是單服,
是要隨「酒」送服。(黃酒)
假如我們再多想一點,
實際上還可以隨「醪釀」、「韓國農酒」(低度數酒有行氣感)、「日本清酒」服。
或者有需要時,隨苦酒服亦未嘗不可。
減量服也未嘗不可了。服藥後運氣也就未嘗不可了。
醫理可以很多,有不同的演繹。
我這裡也從不否定人家的醫理,甚至乎不是要說醫理的。
只是從現存考據證據也就這樣,文理可詮釋的空間就比較少。
只能說是以病人為中心就好,
讓人來這裡選摘所需的資源,做更好的自己。那怕不是顧客都沒所謂。
藥工專業就是這樣做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後姑且說一下我自己的用藥要求
附子:江油無膽附片
地黃:友制或自制的以甜味為主的地黃(栽培或野;不加酒)
肉桂:醇和級的越南大葉清化桂(去淨外皮)
山萸肉:天目山野生生山萸肉
丹皮:現在新栽的鳳丹皮(無硫)
澤瀉:廣澤瀉(無硫)
山藥:河南野鐵棍淮山(自切自曬)
茯苓:雲苓原個去皮自切成塊
蜂蜜:帶花香的椴樹蜜,熬成中老熟蜜。
食剩最後半盒,是我家冰箱中不值錢的寶物。讓大叔有需要時吊吊命。
好久沒有做了,暫時不要詢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