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甘草有類固醇(普通食會死?)?梗係唔係啦!


喝水都會中毒/副作用? 你相信嗎? 其實一切都是份量和時間決定危險性。

關鍵是,一般中醫臨床湯藥很安全,可以放心。


一)甘草成份不含西藥「類固醇」,只是部份作用相似

      甘草含有的甘草酸,一般研究認為與類固醇作用相近,具有消炎作用。但不是大家慎之又慎不想用的西藥類固醇,也沒有相關反彈的情況,也不會上癮,只是在作用上有相似處。但也不是完全對等,例如甘草酸有抗菌抗病毒作用。簡而言之,甘草是個好藥,但不是仙丹。

二)甘草不能代替任何西藥「類固醇」

        實際上,單一甘草作為外用藥,論強度是遠比不上,沒可比性。六十年前已有相關研究,兩者並非真的等同。例如需內服類固醇的腎病病人,也不可能使用單一個甘草代替。這並不說是中醫藥沒效,但要指出甘草酸和類固醇藥物根本不同。只是甘草中成份,有一定消炎和皮膚鎮靜作用,也有助粘膜愈合,但無相關副作用,更有一定抗菌作用。因此可一般性外用,可作為脫離西藥類固醇時防止反彈的幫助劑。

三)甘草不是類固醇,但也不能長期大量服用

      唯恐首二點使人濫用類固醇,所以兼寫。甘草雖然沒有西藥類固醇的問題,但濫用時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,臨床表現為血壓升高、心悸、氣短、心律失常、嗜睡、全身乏力、四肢麻痹、低血鉀、下肢和全身水腫等。然而中醫臨床很少出現,更多是源自外國亂服保健品和提取物。外國人時常把「甘草」的濃縮提煉品當成一般糖果來吃,其濃度更高,所以外國網站會有提「甘草糖」不宜多吃,但不是指「甘草藥材」或以甘草作為調味的成品。正如廚房用的濃縮果汁,跟水果的用量是差別很大的,不宜相混。何況在傳統中醫,甘草只是「調和諸藥」或所謂的「藥引」,從來不是主藥。也有「中滿者忌」濕盛者忌的忌諱,不會長時間和大量濫用,我自己治療濕疹病人時也不一定用。

四)甘草的一般規範

《中國藥典》2015版本,甘草用量建議為2-10g ,這是按藥品管理方案寫的,即是由醫生處方,並且不會預算人長期天天單味去吃盡這個量。而且湯藥的煮約出率僅約50%。小部分處方會用較大量甘草(例如一些調整心率的方劑),但非長時間使用。

至於外國的食品研究則建議(按每人長期天天單方吃盡這個量),每人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量不應多於2mg(No effect level)甘草酸,即估算成年人體重約60kg,其量即為100-120mg,估算約為6g甘草飲片。按食品計,連渣吞服,不需要考慮釋出率,成份100%攝入。

(一般栽培甘草飲片中,藥典標準含量為2%)


但實際上,一般飲片煮湯藥,水提煮出率一般約40-50%,故此藥典使用上限量是湯藥2-10g,仍視爲安全。 計算:10g甘草飲片含2%甘草酸,水提率按50%算,含甘草酸總共量為100mg。(等同50公斤成人的no effect level)。而一般醫師都會按照病人的體重再調整用量,何況中藥複方治療,故此長期使用仍安全。

五)類固醇該如何減量?

至於類固醇反彈問題,較容易見於使用中強效類固醇3個月以上的病例。如欲減量時建議考慮逐步減退,非突然全停,其風險會較合理,可與你的主診西醫商量。當然,如果一開始能忍著不使用類固醇的話自然更好,但每個病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無須批判,找到合適的治療即可。

六)補充:一般使用甘草不引致TSW(外用類固醇反彈)

   甘草引致TSW是來源於日本個別醫生的觀點,按現代觀點其僅為「個人意見」,也與實驗研究存在矛盾。但我個人尊重其觀點,因為日本時有不按中醫理論用「草藥」,引致不良反應。但按中醫藥理論下指導用藥則未曾見相關問題,倘若甘草真的會引致TSW,則幾乎每個中醫治療的個案都會出現,但統計下未見。倘若閣下真的有憂慮,也可與你的主診醫師商討其他方案,最多就是無法獲得相關益處而矣,不需因為流言而放棄治療。


七)近年西方用法的危險性,與帶來的誤解?

有很多網絡言論,把「甘草提取濃縮物」的研究當作成「甘草飲片」,帶來誤解,需要非常注意。尤其外國的嚴重案例,是長期大量使用(例如每天超過一百多顆甘草相關濃縮糖果 )所引起;或是超高利用率的藥劑(實驗室提取品、粉末吞服)相關,故此大家需要留意。

如果打粉吞服,利用率可以是飲片水提的三四倍(打粉釋出率以倍計,連渣吞服更把水提的40%提取率提升至100%),故此大家又會看到不同的用量建議。而如果是丸劑提取品,也會有不同建議(有些甘草提取丸劑可以把超過10克的草藥成份濃縮到變成一顆藥丸),有些是有去甘草酸,有些則未必。故此當大家看到建議時,需要注意劑型與應用,那才準確,尤其西方近年的報導不少都是針對這些產品。


必需要避免把粉末吞服和藥片濃縮的藥量建議與一般飲片水提(湯藥)混淆。

至於老年,孕婦和其他極端情況者,自然更加建議尋求中醫師診斷用藥。


八)參考資料

Glycyrrhizic acid: the assessment of a no effect level

Risk and safety assessment on the consumption of Licorice root (Glycyrrhiza sp.), its extract and powder as a food ingredient, with emphasis on the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glycyrrhizin

Steroid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: what is the evidence?

這個文章嘗試說明了相關指控的解釋

Σχόλια


bottom of page